英特尔 区 CEO(英特尔王锐是中国人吗)
一、【英特尔急需“公关高手”】 英特尔公关 奥美
负责政府及公关事务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陈伟锭将于3月31日离职。和此前的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陈永正离职、惠普中国区总裁孙振耀离职不同的是,他离职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公司内外的强烈“震动”。
对于陈伟锭的离职,英特尔中国方面表示是个人原因。而我认为,他的离职“另有隐情”,偶然中存在必然。我做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陈伟锭有中国总裁之名、却无中国总裁之实――在英特尔中国供职12年之久却没有成为英特尔中国的实际“代言人”,而负责销售及市场营销的中国区总经理杨叙却成为事实上的英特尔中国“代言人”,拥有更高知名度和媒体曝光率。陈伟锭本人在中国IT业的名气和影响力,远不如同职位的其他跨国IT企业中国区总裁,如陈永正、孙振耀等。
二、尽管英特尔去年以来在政府公共事业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还难以体现在数字化的业绩上。与市场销售业务相比,政府公关事务不是短期能见效果的,所以,相比于负责销售业务的杨叙,在“业绩说话”面前,陈伟锭的“腰杆”就显得不够硬。
三、也是我认为重要的一点,英特尔中国策略发生了转变,陈伟锭如果继续留在英特尔就不得不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2007年英特尔中国正式脱离亚太区升格为中国大区,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这意味着英特尔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此同时,英特尔也认识到了与中国政府合作的重要性,明显加大了与中国政府的合作与投入,英特尔总部高层也更为频繁地访华公关。但相比于老盟友微软和老对手AMD,英特尔在政府公关形象上还需要突破。
我记得几年前,微软在中国市场遭遇“垄断”和“强势”等指责的“高峰期”,一位微软的高层人士无奈地对我说:“其实我们和英特尔是同样的企业,从市场占有率上看,我们是处于垄断地位的,为什么大家都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微软身上了?”的确,那时,人们盯着微软而忽略了对英特尔的“垄断”质疑,这给“低调”的英特尔以“闷头赚钱”的“空当”。而现在,曾经给人“垄断”、“强势”印象的微软已经变“软”了:从支持各地政府部门信息化、与众多本土软件企业投入真金白银的合作、对中国市场的技术投入,到现在在软件产品价格上放弃全球统一标准、专门为中国做出改变,这些都让人感觉到微软的“用心良苦”和诚意,微软逐步得到政府和合作伙伴的认同,有关指责微软垄断、霸道等负面声音基本平息了。
在微软变“软”后,英特尔的“问题”凸显了出来。实际上,“**”人们对英特尔“关注”的不仅有微软的“变软”,还有英特尔WAPI曾与中国政府公开“对抗”、以及对手AMD在中国市场的积极姿态。
2004年10月24日,关于AMD向中国转让x86微处理器核心技术的新闻出现在新浪等主流网站的头条位置,并且持续了3天,科技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和有关政府方面负责人都出席了此次技术转让签字仪式。此次技术转让被看做是AMD送给希望发展自有芯片技术的中国的一份大礼。而此时,英特尔却在对待中国力推的无线标准WAPI上持强势态度,这引起了中国政府和有关行业协会对英特尔的不满,曾有3个行业协会联合上书,建议在政府采购中取消明显对英特尔有利的硬件配置规定。
而终迫使英特尔对中国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的是AMD在中国受到的欢迎和取得的业绩。从2007年初中国大区独立,到2007年3月英特尔宣布在大连投资建厂、英特尔总部高层频繁访华公关,到投资软件和教育等积极举措可以看出,英特尔已经认识到,和政府、合作伙伴搞好关系的重要性。
然而,要与政府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离不开擅长“搞关系”的公关高手,微软和AMD在中国市场上取得的突破进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微软前大中华区总裁陈永正和AMD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都是让微软和AMD“穿上唐装”的“公关高手”。国家主席***2006年4月访美期间,微软与联想、方正等签下巨额大单,我参加了当时在微软总部举办的发布会,微软CEO鲍尔默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感谢陈永正和他的团队的努力”;而AMD总部高层对郭可尊更是高度认可,不止一次地说:“是Karan(郭可尊)让AMD连接到政府市场、更本土化的经营。”
谁能担当英特尔“公关高手”的重任呢?陈伟锭离职后,英特尔的政府公关之路如何走?一直以来,英特尔都在奉行“双位一体”的管理策略,即一个职位设两名高管。有分析认为,此次陈伟锭离职后,未来英特尔中国区将由杨叙独掌大权。与讲英语、生活方式“西化”的陈伟锭不同,中国土生土长的、沟通能力很强的杨叙,无疑比陈伟锭更适合做英特尔中国形象代言人的角色。
然而,英特尔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一些人印象中的“垄断”和强势形象,变得更中国化、更有亲和力,对于进攻型、长期指挥作战的实战型经理人杨叙是考验也是挑战。实战派的杨叙能否成为“公关高手”,为英特尔中国本土化做出突破,还有待证明。
二、英特尔王锐是中国人吗
英特尔王锐是中国人。
王锐相关事迹:
2021年9月10日,英特尔公司今天宣布了中国区组织架构的全新升级。王锐博士晋升为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出任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全权**英特尔中国区的所有业务和团队。
对英特尔来说,中国至关重要。中国是全球大的半导体市场,这里有许多极具创新力的公司。英特尔在中国植根36年,成为英特尔重要的制造和研发中心之一,我们持续投入与中国的产业生态伙伴协作创新,共同发展。
英特尔公司CEO帕特·基辛格正带动公司迈向IDM2.0新征程。面向未来,他对中国区寄予厚望:服务中国,驱动发展。
因此,英特尔做出重要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决定。这次升级赋予中国区**团队更大授权,实现业务运营的协同,从而驱动英特尔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并深化和英特尔全球运营的进一步整合。王锐博士出任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英特尔在中国各业务线均汇报给王锐博士。
“王锐博士在技术和业务等高级管理岗位有数十年宝贵经验,她在全球运营方面也有丰富经验,是我们任命中国区董事长的佳人选。”英特尔公司执行副总裁,销售、市场、传播集团总经理MichelleJohnstonHolthaus如此评价,“英特尔公司的中国团队和员工有无与伦比的才华和**。
我们对王锐博士及**层充分授权并寄予厚望,在他们的带领下,英特尔中国团队一定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并为英特尔IDM2.0全球战略做出贡献!”
王锐博士是英特尔选拔的德才兼备的**人。她在英特尔累积了27年的工作履历,拥有丰富的技术和产业**经验,包括硬件、软件、EDA、设计解决方案、销售和市场营销等方方面面。
同时,她曾在美国和中国等多个高级管理岗位任职,积累了充分的国际化管理经验,**过来自英国、印度、马来西亚、以色列、美国和中国多地多元人才的国际化团队。
此前,王锐博士在北京工作,担任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市场营销集团中国区总经理。王锐博士拥有电子工程博士学位,以及电子工程和哲学的双硕士学位。
英特尔今天同时也宣布了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先生的退休计划。杨旭先生自1986年加入英特尔至今,在过去的30多年,引领了英特尔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与合作,为英特尔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时他也是一代跨国公司本土**力的典范。英特尔公司对此深表感谢。杨旭先生将为英特尔公司继续工作到今年年底。
三、微软与英特尔是两家公司吗
您好,微软与英特尔是两家公司,两者完全不同的公司。
微软公司简介。微软(Microsoft,NASDAQ:MSFT, HKEx: 4338)公司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机软件开发的先导,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是它的创始人。品牌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在《巴伦周刊》公布的排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二十二。该企业在2008年度《财富》全球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三十八名。“Microsoft”一词的来历
“Microsoft”一词由“micro”和“soft”两部分组成。
单词“micro”的意思是“微小的,微型”
单词“soft”的意思是“.软的,柔软的,软件”
[编辑本段]微软的历史
1975年19岁的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和他的高中校友保罗·艾伦一起卖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又译培基。基意思就是“初学者的全方位符式指令代码”,是一种设计给初学者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当盖茨还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他们曾为MITS公司的Altair编制语言。后来,盖茨和艾伦搬到阿尔伯克基,并在当地一家旅馆房间里创建了微软公司。1977年,微软公司搬到西雅图的贝尔维尤(雷德蒙德),在那里开发PC机编程软件。1979年,MITS公司关闭,微软公司以修改BASIC程序为主要业务继续发展。公司创立初期以销售BASIC解译器为主。当时的计算机爱好者也常常自行开发小型的BASIC解译器,并免费分发。然而,由于微软是少数几个BASIC解译器的商业生产商,很多家庭计算机生产商在其系统中采用微软的BASIC解译器。随着微软BASIC解译器的快速成长,制造商开始采用微软BASIC的语法以及其他功能以确保与现有的微软产品兼容。正是由于这种循环,微软BASIC逐渐成为公认的市场标准,公司也逐渐占领了整个市场。此后,他们曾经(不太成功地)试图以设计MSX家庭计算机标准来进入家用计算机市场。1980年,IBM公司选中微软公司为其新PC机编写关键的*作系统软件,这是公司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由于时间紧迫,程序复杂,微软公司以5万美元的价格从西雅图的一位程序编制者Tim Patterson(帕特森)手中买下了一个*作系统QDOS的使用权,在进行部分改写后提供给IBM,并将其命名为Microsoft DOS(DOS是Disk Operating System缩写,意为磁盘*作系统)。 IBM-PC机的普及使MS-DOS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其他PC制造者都希望与IBM兼容。MS-DOS在很多家公司被特许使用,因此80年代,它成了PC机的标准*作系统。1983年,微软与IBM签订合同,为IBM PC提供BASIC解译器,还有*作系统。到1984年,微软公司的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随后,微软公司继续为IBM、苹果公司以及无线电器材公司的计算机开发软件。但随着微软公司的日益壮大,Microsoft与IBM已在许多方面成为竞争对手。1991年,由于利益的冲突,IBM公司和苹果公司(Apple Computer, Inc.)解除了与微软公司的合作关系,但IBM与微软的合作关系从未间断过,两个公司保持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微软公司的产品包括文件系统软件[MS-DOS和Xenix:Xenix是Unix*作系统其中一种个人电脑上的版本,由微软公司在1979年开始为Intel处理器所发展的,它还能在DEC PDP-11或是Apple Lisa电脑执行。继承了UNIX的特性,XENIX具备了多人多工的工作环境,符合UNIX System V的接口规格(SVID)]、*作环境软件(窗口系统Windows系列)、应用软件MS-Office等、多媒体及计算机游戏、有关计算机的书籍以及CDROM产品。1992年,公司买进Fox公司,迈进了数据库软件市场。1983年,保罗·艾伦患霍奇金氏病离开微软公司,后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艾伦拥有微软公司15%的股份,至今仍列席董事会。1986年,公司转为公营。盖茨保留公司45%的股权,这使其成为1987年PC产业中的第一位亿万富翁。1996年,他的个人资产总值已超过180亿美元。1997年,则达到了340亿美元,98年超过了500亿大关,成为理所当然的全球首富。微软的拳头产品Windows95/98/ME/NT/2000/Me/XP/Server2003/Vista成功地占有了从PC机到商用工作站甚至服务器的广阔市场,为微软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公司在Internet软件方面也是后来居上,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在IT软件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告诫:“永远不要去做微软想做的事情”。可见,微软的巨大潜力已经渗透到了软件界的方方面面,简直是无孔不入,而且是所向披靡。微软的巨大影响已经对软件同行构成了极大的压力,也把自己推上了反垄断法的被告位置。连多年来可靠的合作伙伴Intel也与之反目,对簿公堂。2001年9月,鉴于经济低迷,美国政府有意重振美国信息产业,拒绝拆分微软。至此,诉微软反垄断法案告一段落。公司目前在6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办公室,全世界雇员人数近91,000人。
[编辑本段]微软拉开了史上长的战线
北京时间6月27日12:00消息(美国东部时间6月27日00:00),微软创始人、董事长比尔·盖茨(Bill Gates)将于今日正式退休,淡出微软日常管理工作。现任CEO、盖茨大学好友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将全面接掌微软大权。这意味着微软进入了“后盖茨时代”,在史蒂夫·鲍尔默的带领下,微软将与对手在一下八个主要领域展开争夺!
桌面*作系统:Apple、Linux
服务器系统:Linux、IBM、HP、Sun
服务器软件:IBM、WebLogic、BEA
商业软件:SAP、Oracle
手机:Nokia、Google、Apple
游戏机:Sony、Nintendo
数字音乐播放器:Apple、Creative
搜索/**广告:Google、Yahoo!
[编辑本段]微软核心业务组
个人服务组(PSG):由集团副总裁 Bob Muglia**,致力于为个人用户和商业用户提供更容易的**连接,并且为各种各样的设备提供软件服务。PSG包含了微软的个人.NET倡议、服务平台部、移动组、MSN的互联网访问服务、用户设备组以及用户界面平台部。
MSN和个人服务业务组:由副总裁Yusuf Mehdi**,负责网络程序开发、业务发展以及MSN和微软其它服务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和销售,包括:MSN eShop、 MSN Carpoint(MSN汽车站点)、 MSN HomeAdvisor(MSN房屋资源站点)、MSN MoneyCentral(MSN**财物管理资源站点)、MSN Sidewalk(MSN城市指南站点)、the MSNBC venture、Slate和 MSNTV平台组,由集团副总裁Jim Allchin**,负责在各个方面不断对Windows平台做出改进—例如把存储、通讯、消息通知、共享图象及听音乐等变为Windows经历的自然扩展。此外,本组包括.NET企业服务器组、开发工具部和Windows数字媒体部。
办公和商务服务组:由集团副总裁Jeff Raikes**,负责开发提高生产力和商业流程的应用和服务。工作包括将功能完善且性能强大的Microsoft Office逐步演化为以服务于基础的产品。除Office部门之外,商用工具部门,包括bCentral(是一个微软提供的免费的专业计数器,因为极高的准确度和定制功能,被很多专业人士使用,在很多专业BLOG中都可以看到bCentral计数器的身影)和Great Plains(这一微软商务解决方案属于跨越多个业务面的应用软件平台,其中所涉及的业务领域包括财务、分销、人力资源与报酬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项目会计核算、电子商务、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的商用应用程序部门都将属于该部门。
全球销售、市场和服务组:由集团副总裁Orlando Ayala**,集成了微软的销售和服务伙伴,以满足世界范围内微软用户的需要。这些用户包括:企业用户、中小型组织、教育机构、程序开发人员和个人用户。此外,本组包括微软产品支持服务、网络解决方案组、企业伙伴组、市场营销组织和微软全球三大地区的业务组织。
运营组:由总裁和首席运营官Rick Belluzzo**,负责管理商业运作和全部的商业计划。包括公司的财政、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部门。
英特尔公司简介
1.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总部位于美国加利弗尼亚州圣克拉拉。由罗伯特·诺宜斯、高登·摩尔、安迪·葛洛夫,以集成电路之名(integrated electronics)共同创办Intel公司。现任经营高层是董事长克雷格·贝瑞特及总裁兼执行长保罗·欧特里尼。
英特尔公司在随着个人电脑普及,英特尔公司成为世界上大设计和生产半导体的科技巨擎。
英特尔公司是全球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35年产品创新和市场**的历史。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
2.CPU就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所以英特尔生产半导体和半导体芯片~~~
3.英特尔自己是不生产电脑的;
4.主板,内存以及其他等等电脑元件,都是要用到集成电路的。
5.其他生产集成电路的厂商还有ST,NXP(飞利浦),Atmel,ON,TI等,中国自己想要做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别的公司已经起步很多年,很多技术都是保密的,我们想要迎头赶上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
6.其他电脑公司全部都是要从inter或是AMD买进CPU的,没有公司例外~~~
7.摩尔理论不是说18个月你所买到的CPU频率翻倍,而是说18个月以后,用你当时买CPU的钱,可以买到CPU频率翻倍的产品。
8.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CPU的,大部分电子产品只需要一块微控芯片,它们的工作压力,工作频率也和CPU差很多;
9.其实做电脑整机和作汽车不一样,所有的电脑整机的生产商都没办法生产CPU,所以牌子都是自己的,并不是像汽车那样名字和牌子不一致,电脑只需要标明什么处理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