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pid 参数确定?模糊自整定pid的kp
一、模糊自整定pid的kp***ki***kd如何确定
1、一般用增量式算法
2、取值范围要根据具体要求来确定,一般比例环节会取得大一些,可以在两位数、三位数,可以跨数量级进行比较,而且比例环节的调整一般是在第一步进行,先于积分和微分;积分环节主要是为了消除稳态误差,一般教学式机构速度调节选在10以内,其他情况可以去实践;微分主要是用于控制超调,取值范围和积分环节差不多。一般在选定时先假设kp,然后保持kp恒定,组合调节ki和kd,以消除稳态误差和减小超调,可以根据你的电机功率来定。
3、光电编码器就是作为传感器提供反馈信号的,可以那么用
4、模糊控制我只做过根据控制规则得出查询表,没弄过PID,帮不了了
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积分时间越长,积分控制力度变小,及调节率变慢。*作方法如下:
1、首先一般PID控制器在仿真中的参数设置如图。
2、然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系统框图。
3、接着采用积分分离策略:1.误差在0附近,ki变化量取正。
4、然后采用积分分离策略:2.误差不在0附近,ki变化量取0。
5、后Ki整定原则模糊规则表如图,就完成了。
三、模糊控制与模糊pid有什么区别
PID控制的原理和特点
在工程实际中,应用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控制,又称PID调节。PID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控制技术为方便。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适合用PID控制技术。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和PD控制。PID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比例(P)控制
比例控制是一种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Steady-state error)。
积分(I)控制
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S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微分(D)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这样,具有比例+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所以对有较大惯性或滞后的被控对象,比例+微分(PD)控制器能改善系统在调节过程中的动态特性。
传统的控制理论都建立在被控对象精确模型(传递函数和状态方程)的基础上,而对一些复杂系统,建立其数学模型是比较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也就无法用系统控制方法实现自动控制,但由人工控制却往往做的比较好。而模糊控制正是总结*作人员的经验并形成语言规则,运用模糊**论模拟*作人员的*作和决策,从而实现自动控制
四、模糊pid与pid的区别
自适应性不同,鲁棒性不同等。
自适应性: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自适应性,能应外界环境变化自动调节,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然而,PID控制器的参数是固定的,不能自适应环境变化。
鲁棒性:模糊PID控制器在面对模型不精确或扰动时,其鲁棒性较强。这得益于其模糊逻辑的运用,使得系统能够容忍不确定性和扰动,稳定性能更好。而PID控制器没有模糊逻辑的运用,鲁棒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