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gate硬盘数据线?关于硬盘的SATA数据线是不是一样的
一、seagate移动硬盘不能识别怎么解决
seagate移动硬盘不能识别,常见的原因如下所示:
1、设备老化:设备的移动磁盘驱动出了问题;
2、USB接口损坏;
以上两点换个设备试一下就可以判断是或不是了。
3、移动硬盘中了病*。
如果不是上面三个问题,换了台设备还是无法识别的话,建议对移动硬盘进行**。如果移动硬盘识别之后需要格式化修复,嗨格式数据恢复**可以为您的设备数据保驾护航,避免格式化导致的数据丢失:
1、点击免费**嗨格式数据恢复**;
2、安装完成嗨格式数据恢复**后,运行软件,选择“分区扫描恢复”选项以开始使用;
3、选择恢复功能后,进入选择文件类型,根据点击选择想要恢复的文件类型,点击下一步;
4、然后点击“搜索分区”,点击需要恢复的USB外接设备,开始扫描;
5、等待扫描完成,点击“恢复”按钮即可。
是一款专家级数据恢复软件、支持误删文件恢复、回收站清空文件恢复、U盘、硬盘、SD卡、储存卡等各类存储设备数据恢复、同时支持恢复数据预览、深度扫描恢复等功能、*作简单、恢复成功率高、不仅能免费**试用扫描,还能免费预览数据,非常方便!
二、电脑硬盘如何跳线
硬盘跳线的设置方法:
在电脑配件中,主板、硬盘、光驱、声卡都存在跳线,以主板跳线为复杂,硬盘跳线相对比较简单。
1、硬盘跳线:硬盘上的跳线是比较简单的,其跳线位置多在硬盘后面,如硬盘后面跳线图所示。硬盘跳线在数据线接口和电源线接口之间,白色的键帽清晰可见。而硬盘表面和这个“之间”的位置对应的电路板的一面,都有关于跳线设置的说明,如硬盘电路板上跳线说明图。
不同的品牌的硬盘跳线是不相同的,但硬盘属于IDE接口设备,所以一般都分为“Master”、“Slave”、“Cable Select”(简称CS)三种硬盘跳线设置。
① Master(主):表示主盘,是一个IDE通道上第一个被系统检测的设备,一个主板通常有两个IDE设备通道,而一个通道上多能连接两个IDE设备,它们有主从之分。
② Slave(从):表示从盘,是一个IDE通道上第二个被系统检测的设备。
③ Cable Select(线缆选择):表示使用特殊的硬盘数据线连接主板,跳线就决定了硬盘的主从位置。
如果硬盘跳线设置错误,会导致一个IDE通道上的两个设备冲突,使电脑不能正常引导,但不会导致硬件损伤。一般只有在一个通道上的两个设备的设置相同时才会引起冲突,比如都设置成主盘或都设置成从盘了。同一个通道上两个设备设置没有冲突,一个为主,一个为从,不兼容的情况不多。
硬盘跳线没有统一的标准,设置硬盘跳线必须线看主流硬盘的具体跳线说明。通常在硬盘的电路板上、硬盘正面或IDE接口旁边上有硬盘跳线说明图示。
1、硬盘跳线设置——Seagate(希捷)硬盘。
Seagate硬盘跳线设置图示一般在盘体的反面,短接的跳线被框上长方框,主要有四种设置方式:
① Master or Single drive:表示设置硬盘为主盘或该通道上只单独连接一个硬盘,即该硬盘独占一个IDE通道,这个通道上不能有从盘。
② Drive is slave:表示当前硬盘为从盘。
③ Master with a non-ATA compatible slave:表示存在一个主盘,而从盘是不与ATA接口硬盘兼容的硬盘,这包括老式的不支持DMA33的硬盘或SCSI接口硬盘。
④ Cable Select:使用数据线选择硬盘主从。
⑤无跳线:表示当前硬盘为从盘。
2、硬盘跳线设置——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硬盘。
Western Digital硬盘跳线设置图示一般在盘体的正面,短接的跳线被框上黑色长方块,主要有三种设置方式:
① Slave:表示当前硬盘为从盘。
② Master w/Slave present:表示当前盘为主盘,同时存在从盘。
③ Single or Master:表示设置硬盘为主盘或该通道上只单独连接一个硬盘,即该硬盘独占一个IDE通道,这个通道上不能有从盘。
3、硬盘跳线设置——IBM硬盘。
IBM硬盘跳线特别复杂,跳线设置图示一般在接口上方,主要有四种设置方式:
① Device 0(Master):主盘。
② Device 1(Slave):从盘。
③ Cable Select:电缆选择。
④ Forcing DEV 1 Present:即设备0强制设备1存在,如果从盘比较旧,不能告之系统总线自己的存在,就应该将主盘设置为本跳线。
以上四种设置方式又可分别设置四种不同的状态:
① 15 Heads:个别系统要求系统使用15 Heads的设置,硬盘的容量保持不变。
② 16 Heads:硬盘的默认设置是16 Heads。
③ 2/32GB CLIP:对于DJNA模式的硬盘,如果BIOS的LBA模式与柱面数大于4096的硬盘不兼容,本跳线将多余的柱面忽略,让LBA方式只使用4096个柱面,管理2GB空间,也就是将大硬盘当2GB的硬盘使用。
对于容量小于34GB的DTLA或DPTA模式的硬盘,如果BIOS的LBA模式与柱面数大于4096的硬盘不兼容,本跳线将多余的柱面忽略,让LBA方式只使用4096个柱面,管理2GB空间。也就是将大硬盘当2GB的硬盘使用。但硬盘在LBA模式中显示的柱面值并不改变。
对于容量大于等于34GB的DTLA或DPTA模式的硬盘,如果BIOS的LBA模式与扇区数大于66055248的硬盘不兼容,本跳线将多余的柱面忽略,让LBA方式只使用66055248个扇区,管理32GB空间。也就是将大硬盘当32GB的硬盘使用。
④ Auto Spin Disable:允许硬盘在等待状态中被唤醒。
当电脑不识别新的硬盘时,建议先将默认的“16 Heads”设置修改成“15 Heads”设置,不成功再修改成“2/32GB CLIP”设置。
扩展资料:硬盘跳线的类型:
1、硬盘跳线——键帽式跳线:键帽式跳线是由底座和键帽两部分组成。底座是向上直立的两根或三根不连通的针,相邻的两根针决定一种开关功能。对跳线的*作只有短接和断开两种。
2、硬盘跳线——DIP式跳线:
DIP式跳线被称作DIP组合开关,DIP开关可以单独使用一个按钮开关表示一种功能,也可以组合几个DIP开关来表示更多的状态,更多的功能。
3、硬盘跳线——软跳线:软跳线不需要再打开机箱,没有实质的跳线,对CPU相关的设置是通过CMOS Setup程序进行设置的。
三、关于硬盘的SATA数据线是不是一样的
线都是一样的;但是传输数率不同,控制芯片不一样。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是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盘接口规范。
SATA数据线传输数率:
SATA1.0:理论传输速度为1.5G**t/s
SATA2.0:理论传输速度为3G**t/s
SATA3.0:理论传输速度为6G**t/s
拓展资料
SATA1代
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在当年的IDF Fall大会上,Seagate宣布了Serial ATA 1.0标准,正式宣告了SATA规范的确立。
SATA2代
在SATA2.0扩展规范中,3Gb/s被提到的频率高。由于SATA使用8**t/10**t编码,所以3Gb/s等同于300MB/s的接口速率。不过,从性能角度看,3Gb/s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提升,即便是RAID应用的场合,性能提升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SATA3代
SATA 3.0终规格相比SATA 2.0版本除了频宽提升一倍至6Gb/s。同时亦多入了多项全新技术,包括新增NCQ指令以改良传输技术,并减低传输时所需功耗。根据Serial ATA Revison 3.0规格***,除了频宽提升至高6Gb/s外SATA 3.0亦会增加NCQ的指令数目,包括为实时性的资源提供优先处理,主要用于影像及音像传输方面。此外SATA 3.0同时会为正被系统处理中的资源作优先安排,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执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