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数e怎么来的(e值是怎么来的?)
大家好,近很多小伙伴在关注常数e怎么来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与常数e怎么来的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e是怎么来的
自然常数是自然对数函数的底数;有时被称为欧拉数,也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其为超越数,值约为2.718281828。
e,作为数学常数,是自然对数函数的底数。有时称它为欧拉数(Euler number),以瑞士数学家欧拉命名;也有个较鲜见的名字纳皮尔常数,以纪念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Jo n Napier)引进对数。它就像圆周率π和虚数单位i,e是数学中重要的常数之一。
它的其中一个定义是,其数值约为(小数点后100位):“e ≈ 2.71828 18284 59045 23536 02874 71352 66249 77572 47093 69995 95749 66967 62772 40766 30353 54759 45713 82178 52516 64274”。
在1690年,莱布尼茨在信中 次提到常数e。在论文中 次提到常数e,是约翰·纳皮尔(Jo n Napier)于1618年出版的对数著作附录中的一张表。但它没有记录这常数,只有由它为底计算出的一张自然对数列表,通常认为是由威廉·奥特雷德(William Oug tred)制作。 次把e看为常数的是雅各·伯努利(Jacob Bernoulli)。欧拉也听说了这一常数,所以在27岁时,用发表论文的方式将e“保送”到微积分。
已知的 次用到常数e,是莱布尼茨于1690年和1691年给惠更斯的通信,以b表示。1727年欧拉开始用e来表示这常数;而e 次在出版物用到,是1736年欧拉的《力学》(Mec anica)。虽然以后也有研究者用字母c表示,但e较常用,终于成为标准。
e值是怎么来的?
次提到常数e,是约翰·纳皮尔(Jo n Napier)于1618年出版的对数著作附录中的一张表。但它没有记录这常数,只有由它为底计算出的一张自然对数列表,通常认为是由威廉·奥特雷德(William Oug tred)制作。 次把e看为常数的是雅各·伯努利(Jacob Bernoulli)。
已知的 次用到常数e,是莱布尼茨于1690年和1691年给惠更斯的通信,以b表示。1727年欧拉开始用e来表示这常数;而e 次在出版物用到,是1736年欧拉的《力学》(Mec anica)。虽然以后也有研究者用字母c表示,但e较常用,终于成为标准。
扩展资料
e初不是在自然界中发现的,而是与银行的复利有关。
想象一下,如果把钱存在年利率为100%的银行中,一年之后的钱将会增加为原来的(1+1)^1=2倍。假如银行不用这种方式来结算利息,而是换成六个月算一次,但半年的利率为之前年利率的一半,也就是50%,那么,一年后的钱将会增加为原来的(1+0.5)^2=2.25倍。
同样的道理,如果换成每日,日利率为1/365,则一年后的钱将会增加为原来的(1+1/365)^365≈2.71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
以上就是常数e怎么来的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